回答
U3
u3U3是美国著名的存储卡与闪存生产商SanDisk与以色列著名的闪存技术开发商Msystems共同研发的,基于USB闪盘UFD,USB Flash Drive的新一代随身智能应用平台。双方在2004年12月共同成立了U3联盟,并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市建立了一个U3有限责任公司U3 LLC,负责对外技术授权与商业伙伴拓展。目前这一公司有近40名雇员。
U3联盟的目标就是扩展在存储以外的应用市场,为此U3联盟从以下三点入手推动U3平台的发展:
*
建立一个新标准的软硬件开发平台
*
为软件开发人员打开巨大的,以前未进入的市场
*
吸引广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来支持U3平台
有人可能会说,国内某些厂商早就有这类的产品啦,里面有邮件软件、杀毒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等,和U3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从表面的应用来看,的确差不多,但请注意平台Platform这一区别。
平台就像一个软件的管理系统,负责软件的管理与调用,而我们所说的那些以前的所谓“智能U盘”,则无非是在U盘上放上了一些不用安装,可以即时使用的绿色软件。如果用户想增加新的软件,就得看U盘的厂商能不能提供了。
那么U3呢?它并不是只有SanDisk与Msystems在搞,他们联合了业界相关的力量来共同推广这一标准,为了有效向业界推广U3平台,U3联盟向业界提供了两种发大套件,分别是:
*
U3软件开发套件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让软件开发者高效的为U3平台部署他们的应用软件,SDK包括了配置与调试工具、示范代码与十分详细的说明与技术文档
*
U3硬件开发套件HDK,Hardware Development Kit:U3 HDK将帮助硬件厂商设计与制造U3智能闪盘,HDK包括了U3硬件规范、配置工具和详细的技术文档资料
从这点可以看出,U3也算是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有技术开发商制定软硬件的标准并提供开发套件,有硬件厂商根据硬件标准来开发U3闪盘,有软件厂商根据软件标准开发U3应用软件,然后再与硬件厂商捆绑或是单独销售。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显然不是国内厂商单打独斗所能比拟的。
知道了U3 的大概情况,下面就我们了解一下U3平台的细节。完整的U3平台就如上图所示由6个部分组成。总体上讲,U3的核心就是U3 KERNEL,由此向上扩展出对外的应用介面,即启动平台LaunchPad,向下与硬件之间通过标准的硬件API建立联系。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操作平台了,之后就有点像PC机上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安装符合U3标准的软件也就是U3智能应用软件,并由启动平台统一调度。
虽然软件要先安装才能使用,但这种安装并不涉及主系统本身。并不会在主系统的系统盘上写入任何东西,不会在系统目录中留下任何文件如dll,更不会修改系统的注册表,它对于系统而言是完全绿色的。将UFD从系统上拔走,系统上就再没有相关软件使用的痕迹了。那么这些软件安装在哪了?就在U3平台所在的UFD上。
U3软件会像在主系统上安装软件一样,建立相关的系统目录,这个目录是隐藏属性的,不调整资源管理器的“查看”属性是看不到这个目录的。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是“透明”的。
但这么做的必然结果就是占用了UFD的存储空间。这一点在下文的产品评测中,会进一步讲到。在此我们只是先认识一下U3平台到底是什么回事。
总而言之,你可以把U3想成一个UFD上一个迷你操作系统,这个UFD就是一微型的应用平台,你可以往上面装软件,可以管理他们,可以给UFD加密,可以卸载不用的软件,与在PC上使用Windows几乎没什么两样。
最后要补充的是U3是个很失败的产品,原因第一点是这个平台侵害了老大微软,在微软的控告之下U3联盟瓦解了。第二点失败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就是预装软件在U盘内进行,举个例子那创见公司来说,他是比较早推出U3的,主打512MB和1GB来进行,但是用户装了很多软件,比如一个MSN QQ 几个之后就满了。电脑干净了,U盘内的垃圾越来越多,失败。
不过现在随着U盘空间的不断增加,像现在的4G,8G甚至16GU盘它的软件容量还是很大的,而且现在的主流U3软件都比较小,一般大小都在几M到二三十M,装上七八个常用小软件不成问题,我的8GU盘就是这样。
不过U3在中国的前景堪忧,很多强大的U3的官方软件都没有中文版,而且由于U3在中国和美国的却别就如苹果手机在这两个地方的差别一样,在美国有着很好的售后服务,而且很多软件都是收费的美元,这些到了中国就变成了:U盘坏了要自己邮寄到上海。很多官方软件折合成RMB就贵的离谱,就算买了还不是中文版的。在中国就只有民间的一些U3爱好者自己不断做一些小软件,其功能和实用新远不能和美国的比且下载的时候安全性也无法保证无论是对电脑系统是否挂马还是软件本身的稳定性都不得而知。而且U3系统本身也是比较消耗系统资源的。